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廉洁文化进课堂”活动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间:2024-06-07 编辑:马潇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及最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根据学校“廉洁润初心 清风沐桃李”主题廉洁文化月活动方案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各门思政课全面开展“廉洁文化进课堂”活动,将廉洁文化有机融入教学内容,引导教育学生夯实清正廉洁思想根基、厚植廉洁奉公文化基础、培养廉洁自律道德操守、弘扬崇廉拒腐社会风尚。

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洁文化资源,为廉洁文化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视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在教学内容上,找准廉洁文化资源与“纲要”课教学内容融合的“点”。例如,在第五章“中国革命新道路”教学时,通过讲解苏维埃政府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坚决开展反对贪污腐化等的斗争情况,展现其成为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真正廉洁的政府,通过小切口大视角发挥思政育人作用。在教学方法上,科学设计融入方式。通过课上课下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三结合”方式实现廉洁文化资源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入。例如,利用学习通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廉洁文化案例,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利用课前5分钟分组进行学习汇报,开展微视频拍摄、艺术节目展示等各种以廉洁文化元素为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廉洁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进一步发挥了“以廉润德”的价值导向作用,防范腐败思想对大学生心灵的侵蚀,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育人目的,培养崇尚廉洁的高素质社会主义接班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充分发挥思政课育人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梳理了课程中蕴含的廉洁文化元素,将廉洁教育融入课堂教学。运用党史中丰富的廉政教育资源,宣传党的纪律与优良作风,使学生感受到廉洁文化的熏陶,在心中种下“廉”的种子,绘就“廉”的底色。在翻转课堂环节,同学们通过讲思政课、诗朗诵、小剧场演绎、拍摄微电影等实践形式将廉洁教育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同,树立起清正廉洁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公生明,廉生威”。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的“课前五分钟”廉洁教育活动,由学生们分享自己对廉洁的认识以及经典案例。从古代的廉吏楷模如包拯、海瑞,到现代的廉洁典范如焦裕禄、杨善洲,学生们从廉洁故事中,深刻体悟了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为民服务,清白做人的中华传统美德。深刻认识到,廉洁不仅是个人的品质,更是社会的基石。在教师的总结引导下,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的廉洁意识,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形势与政策”课的“课前五分钟”活动主题为“守廉洁正气,立清正之风”。教师向学生阐释“廉洁”一词由来的典故,讲解中国共产党的反腐之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怎样做一个廉洁自律的人,通过中国共产党人勤廉为民的感人事迹,把清正廉洁价值观念注入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学“廉”、践“廉”、守“廉”、倡“廉”,做廉洁文化的学习者、实践者、传播者。学生们通过听、看、思,深刻地领悟了什么是真正的廉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师运用唯物史观,讲授廉洁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指引、精神动力和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表达了对廉洁文化的认识。通过课堂讲授和师生讨论,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诚信文化、廉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指引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精神动力。

廉洁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成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脉相承中。廉洁教育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要将廉洁文化深度融入思政课,以清正廉洁为底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牢牢把握青年人“拔节孕穗期”的重要阶段,引导学生扣好“廉洁”的第一粒扣子。